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徐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行动计划(2022—2025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2021〕54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49号),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层次地融合,逐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交通强国建设为统领,以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为目标,聚焦多式联运发展关键环节,着力实施联运示范线路打造、联运通道设施提升、市场主体培育升级、联运装备升级改造、信息交换共享畅通、运输结构调整深化、联运发展环境优化等“七大行动”,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支撑徐州“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作出交通贡献。

  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货物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基本实现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衔接”、联运线路“一网联通”、运输信息“一站互享”、联运规则“一单到底”、发展环境“统一有序”,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水路和铁路为主的发展格局。水路、铁路货运量明显地增长,与2020年相比,水路、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20%和10%,营运货车和货船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下降3%;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力争降至全省中等水准以下。

  ——联运线网畅达水平逐步提升。多式联运线路连线成网,形成连通“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通达欧亚大陆及东南亚地区,联通国内主要经济区和中心城市的多式联运线路网络,带动徐州更好地接轨国际、融入世界。到2025年,培育形成15条精品联运线路;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40万TEU,国内运输集装箱化比例达到10%以上;内河集装箱运输量力争突破30万TEU;稳定运营中欧(亚)班列,开辟东盟等班列,班列开行数量达到省定要求。

  ——设施一体衔接水平逐步提升。淮海国际陆港多式联运基地(铜山货场)、顺堤河公铁水多式联运基地等主要基地基本建成,形成多式联运型货物运输枢纽10个以上,联运枢纽体系布局更完善;新增开通运营铁路专用线条,积极地推进建设通达港口作业区、产业集聚区、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等的支线航道;设立内陆集装箱还箱点。

  ——联运装备领先水平逐步提升。先进快速换装转运设备加快普及应用,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推进标准化、大型化河江海直达联运船型推广应用,推动建立跨区域、跨运输方式的集装箱循环公用系统,推动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海运箱和铁路箱互使,铁路箱下水、自备箱上路。到2025年,形成规模化的内河200TEU以上集装箱运输船队,集装箱船舶慢慢地发展成为内河运输主力船型,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船舶加快推广使用,自备箱运输比例力争达到30%以上。积极利用水路、铁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集疏港大宗货物。

  ——市场主体发展活力逐步提升。到2025年,培育形成10个以上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龙头骨干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经营人,“一单制”多式联运服务加强完善,“一单制”电子化多式联运单证交换规则初步建立,“一单到底”全程运输模式逐步复制推广。

  ——信息联通共享水平逐步提升。到2025年,多式联运数据交换平台初步建立,铁路货运信息与水路货运信息基本实现互联共享;新增培育3家以上“互联网+”多式联运平台,多式联运数字化组织水平大幅提升。

  ——发展环境保障能力逐步提升。营造公平竞争的多式联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提供良好的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多式联运协同发展格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布局逐步优化,通关便利化水平逐步提升,有力支撑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

  (一)联运示范线.打造公铁联运示范线路。更高效地融入国内大循环,发挥铁路比较优势,以铁路承担干线运输、公路承担接驳集散运输,构建高效的公铁联运网络,形成以徐州为枢纽、辐射淮海经济区、联系全国的多式联运体系。依托铁路铜山货场、新沂货场、邳州货场等铁路场站设施,联动徐州顺堤河、双楼、综保区等多式联运物流园,开行徐州至广州、成都、新疆、沈阳、贵州等方向的国内铁路班列。到2025年,力争达到6条以上国内铁路班列线.打造陆海联运示范线路。更加紧密地衔接国际海运枢纽港,带动徐州更好地接轨国际,走向世界。改变以集卡车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外贸集装箱国内接驳运输现状,发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功能,提升通道能级,稳定开行徐州至上海港(太仓)、连云港港水运集装箱航运班轮航线;依托铁路干线,积极开行徐州至上海港、连云港港、宁波港、青岛港的海铁联运班列线年,内河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30万TEU,铁路集装箱办理量力争达到10万TEU。

  3.打造铁水联运示范线路。依托徐州良好的区位优势,发挥铁水联运的比较优势,在传统煤炭铁水联运枢纽功能基础上,积极开展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采取“五定班轮”的运行模式,打造内河集装箱运输示范航线,稳定开行徐州至上海(太仓)方向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加密徐州至连云港、徐州至武汉等集装箱班轮航线,进一步研究开行徐州至长江中上游、徐州至浙江等地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实现水运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的常态化运行。以徐州顺堤河、金山桥、双楼、邳州等具备铁水联运条件的大型港口作业区为基地,以京杭运河为纽带,联通长江经济带,辐射长三角及华南地区的河江海联运体系。到2025年,力争铁水联运量达到2500万吨。

  4.打造空陆联运示范线路。依托观音国际机场以及空港经济开发区,拓展加密国际国内货运航线,发展“卡车航班”等空陆联运方式,在机场与保税物流园区、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之间建立“快速通道”,构建便捷高效、通达国内外主要城市的空陆联运体系。到2023年,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年,国际(地区)货运航线.打造中欧(亚)班列示范线路。依托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双核”(铁路铜山货场、顺堤河多式联运物流园),按照“加密班次、增加线路、拓展产品、优化结构”的发展思路,创新中欧(亚)班列运营模式,推进运营主体多元化,加快提升中欧(亚)班列运营质量和水平,积极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定制班列、特种班列、国

  6.打造高铁快运示范线路。打造高铁快运物流服务体系,包括服务区域发展的高铁快运物流基地、服务徐州中心城市物流需求的高铁快运物流中心,同时依据各地高铁站点或高铁维修所等具有的牵出线发展若干个服务县域物流发展的高铁快运物流节点。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做好相关规划设施预留。

  (二)联运通道设施提升行动7.构建能力充分的多式联运通道。充分的发挥陆桥通道功能,服务东西双向开放,推进干线铁路建设及既有线的扩能、电气化改造,完善对外货运铁路通道,强化徐州铁路货物运输枢纽功能。开通运营丰沛铁路,开工建设徐菏普铁,推进新长铁路电气化改造,完善徐州铁路货物运输枢纽功能。提升京沪通道功能,推进京沪高速公路扩容改造。提升观音机场货运功能,完善地面接驳转运体系。提升京杭运河集装箱船舶通行能力,开发陆海联运通道,在徐州至宁波港海铁联运基础上,发挥徐州至上海、连云港、青岛等陆海通道功能。围绕实现通江达海,加强与长江中上游枢纽城市的联系;按照疏通干线瓶颈、通达县级节点的思路,加快干线航道建设。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徐州段)综合整治工程,加

  强与山东省的对接协调,全面完成湖西航道二级通航达标建设。借助“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实施徐洪河航道达标工程,强化交通与水利合作共建,推动徐洪河刘集船闸、沙集船闸改建,以及徐洪河水上服务区建设等工程。积极推动复新河航道疏浚整治及山东境内张堰桥、刘寨桥和张堰船闸的升级改造,打通丰县对外水运通道。

  8.完善多式联运基地布局。徐州都市区重点打造六大多式联运基地,包括淮海国际陆港多式联运基地(铜山货场)、顺堤河公铁水多式联运基地、徐州综保区多式联运物流园、双楼多式联运物流园、高铁快运物流园、空港开发区空高联运物流园。各县(市、区)依托自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打造多式联运基地,重点包括新沂公铁联运物流基地、新沂港公铁水多式联运基地、沛县东原港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园(苏北物流园)、邳州港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园、丰县丁兰集综合物园(丰县铁路货场)等。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合作,共同投资建设以铁路货场为核心的多式联运基地,实现共建共享、路地联营。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功能,提升国际集装箱和国内集装箱业务办理能力,打造华东地区重要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到2025年,形成多式联运型货运枢纽10个以上。

  9.强化多式联运基地功能。强化淮海国际港务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口岸功能,配套建设智慧物流、仓储展示、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临港加工、临港制造等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快速推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以多式联运基地为依托,通过综合服务体系配套,着力打造淮海国际港务区、高铁生态商务区(综保区)、空港开发区三大枢纽板块,建设徐州枢纽经济城镇功能区。

  10.推进铁路专用线等集疏运体系建设。有效打通铁路进港、进园区“最后一公里”,更好支撑服务港口、物流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功能发挥和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徐州港双楼作业区、江苏徐钢集团、江苏中新钢铁集团、沛县港区丰乐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快速推进新沂新戴运河港头作业区、徐州天安化工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建设。挖掘既有铁路专用线潜能,推动共建共线共享共用。推动干线航道的延伸和加密,做好支线航道与码头、物流园区、临港企业、产业集聚区、大宗物资主产区、铁路货物运输枢纽等的有机衔接,解决航道服务产业“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双楼港疏港公路、邳州港疏港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市场主体培育升级行动11.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企业。支持运输企业延伸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发展为具有跨运输方式组货能力、承担全过程运输服务的多式联运经营人,争取每年新增一批规上多式联运企业。积极引入央企及大型民营物流公司在徐州设立总部基地、营运中心或区域分拨中心,拓展专业化、国际化、高的附加价值的多式联运服务。积极引进全球航线公司,鼓励其将全球航线通过公共支线引入徐州港,并在徐州开展外贸揽货、订舱业务。鼓励不同运输方式企业以资产为纽带组建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以联运线路为载体组建

  12.丰富多式联运服务产品。充分挖掘城市铁路场站和线路资源,创新“外集内配”等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结合城区港口功能布局,发展生活物资水陆联运。优化整合物流产业链全过程,积极发展运贸一体化,衍生交易、金融、结算等服务产品。鼓励多式联运经营人按照资源共享、网络共建、风险共担原则,以资本、产品、信息为纽带开展联盟合作,探索建立多式联运专业化设备的共享、共用、共管平台。鼓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等专业化多式联运发展,引导和培育集装箱、半挂车、托盘以及装卸设备等租赁市场发展。推动港口和铁路堆场互用,海运箱和铁路箱互使,引导海运箱上路,推动铁路箱下水,实现“一箱到底、循环共享”。加大35吨敞顶箱使用力度,探索应用45英尺内陆标准箱。全力发展铁路快运,推动冷链、危化品、国内邮件快件等专业化多式联运。

  13.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发展。以铁路与水运衔接为重点,推动建立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规则协调和互认机制。推进多式联运单证标准化,引导行业以集装箱标准化货物单元为重点,制定推行科学合理的单证规则和服务规范,形成具有1个运单号的多式联运单证,关联物流运输全过程信息,实现“一次托运、一张单证、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的“一单制”多式联运全程运输。支持运输企业充分的发挥平台功能优势,推动运贸融合发展,探索发展以铁路货运为主体的多式联运“一单制”。基于多式联运平台,积极探索“一单制”多式联运单证电子化应用,完善信息发布、线上交易、全程监控、结算中心、金融支付、咨询投诉、在线评价、查询统计、电子合同、开具多式联运一票制发票等功能。

  14.推动联运装备升级改造。鼓励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与装备制造企业联动发展,共同开展车辆、船舶、集装箱、托盘、“散改集”等联运装备研发制造。加快河江海直达船型、滚装/集装箱多用途运输船舶研发应用,积极推广适用于徐州内河航道的标准化内河集装箱船型,鼓励研发建造、改造内河集装箱船舶,加快200TEU新型内河集装箱船舶建造和推广使用。推广应用多式联运运载单元、快速转运设备、专用载运机具、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等集装化、厢式化、标准化装备。鼓励发展铁路商品车、新型冷链运输集装箱等特种专用运输装备,推动中置轴汽车列车、标准化托盘在多式联运中的应用。15.提高集装箱中转效率和保障能力。积极开展自备箱建设,发挥淮海国际陆港、市交通控股集团等市级平台主体作用,全力发展自备箱运输,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和水平。支持运输企业布局建设公共还箱点,提供验箱、掏箱、洗箱、修箱、堆存等服务,开发公共箱管系统,共享箱源信息。与上海港、宁波港等国内外知名港航企业加强合作,在主要内河港口、铁路物流基地、综合

  16.提升枢纽场站智能化水平。优化提升多式联运枢纽场站功能设施布局水平,推进集装箱中心站、异地货站等场站设施建设。打造智慧联运枢纽,支持多式联运场站专业化改造,加快提升场站、码头前沿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车辆、堆场装卸机械等关键设备的技术水平,鼓励“车船直取”,提高场站多式联运作业效率和节能环保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物流园区、港口、铁路、机场货运站等探索和应用无人码头、无人场站、自动化仓储分拣、自动导引车辆(AGV)等智能化装备。加快应用港口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TOS)。

  17.提高技术装备绿色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等运载装备应用,快速推进徐州纯电动、LNG动力船舶应用试点工作,推动在公路服务区和港站枢纽规划建设充换电、加气等配套设施。研究探索氢能源在交通运载装备中的应用,在港区、厂区短途运输和固定线路运输等场景示范应用新能源重型卡车。快速推进港站枢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场站、码头前沿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车辆、堆场装卸机械等关键设备是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协同推进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深入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到2025年,港口生产新能源、清洁能源消费占比75%以上。(五)信息交换共享畅通行动

  18.建设多式联运数据交换平台。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建设多式联运数据交换平台,加快建成徐州智慧淮海国际陆港信息平台,实现多式联运的业务协同、信息协同及技术协同,为联运业务开展提供支撑。加强铁路、港口、船公司、民航等企业信息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开放列车到发时刻、货物装卸、船舶进离港等信息,推动淮海国际陆港、徐州内河港实现铁水联运EDI信息交换共享。推广以集装箱为核心运载单元的多式联运标识系统和标识的使用,提升铁水联运通关转运效率。鼓励无车、无船承运人网络货运平台拓展多式联运业务,建立以业务为支撑、以服务为导向的具有创新示范效应的“互联网+多式联运”平台。到2025年基本实现运输全过程可监测、可追溯。

  19.推进铁水联运信息对接共享。逐步加强与上海铁路局等相关铁路部门信息共享合作,推动淮海国际陆港、徐州内河港实现铁水联运EDI信息交换共享。强化多式联运数据交换电子报文标准应用,实现主要港口与铁路间舱单、铁路运单、装卸车船、货物在途、货物单证等铁水联运信息交换共享,提高业务协同和服务效能。推广以集装箱为核心运载单元的多式联运标识系统和标识的使用,提升铁水联运通关转运效率。

  20.提升多式联运数字化发展水平。加强北斗系统、物联网、5G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多式联运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推进跨运输组织方式的信息衔接,实现多式联运业务一站式办理和货物全程跟踪。加快推广应用电子运单、智能化

  21.推动大宗货物“公转水”“公转铁”。推动铁路专用线接入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充分的利用已有铁路专用线能力,逐步将大宗货物运输转向铁路或水路运输。研究制定国有大中型工矿企业物流运输业务招标采购的政策规定,带领企业改变运输习惯。逐步加强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管理,探索推广大宗固态废料公铁水协调联运模式。鼓励工矿企业、粮食企业等开展货物“散改集”,支持工矿企业建设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推动工矿企业提高铁路、水路运输比例,做好重点企业运输需求监测。2025年,大宗货物铁路和水路集疏港比例达到50%以上;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大宗货物铁路和水路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22.加强公路货运治理。优化完善公路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体系,重点加强港口、铁路货场、大型物流园区、大宗物品集散地等“四类场站”货物装载源头治理,督促“四类场站”经营人、管理人根据相关法规建立健全车辆装载配载安全管理制度,安装称重检测和视频监控设施,依规定对公路货物运输车辆装载配载货物。快速推进货物装载源头超限超载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及时

  接入重点货物装载企业源头单位称重和视频数据,强化公路运输重要节点、多式联运枢纽信息化监管。逐步加强公路超限检测站点建设、运行管理,完善货车超限超载治理管控网络,持续实施高速公路入口拒超,推进路面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开展“一超四罚”清零行动,强化信用管理和联合惩戒。到2025年,高速公路超限率不超过0.3%,普通国省道干线%。大力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引导督促企业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加快更新淘汰不合格车辆,促进标准化车型更新替代。

  23.推进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发展。构建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多方共建共享的新机制,推动节点网络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打造交邮融合等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推广应用,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继续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到2025年,通过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验收,全市实现农村物流示范(达标县)全覆盖。

  24.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充分的利用移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进传统货物运输组织方式改进和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整合。鼓励和支持网络货运、城乡配送物流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物流需求和供给高效匹配、精准对接。强化货物定位跟踪状态信息查询等服务,提高物流服务智能化、透明化水平。培育3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且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运营管理规范、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的网络货运平台企业。(七)联运发展环境优化行动

  25.优化多式联运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多式联运领域行政审批程序,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督管理机制,加快资质证照电子化,推动税务、市场监管、铁路、海关等有关部门政务数据对接,加快推行线上办理签注。强化运输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公路运输超限超载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营造统一开放有序的发展环境。强化物流领域收费行为监管,推动进一步精简合并收费项目,清理阻碍多式联运发展相关制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26.强化多式联运发展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整合利用现有水运集装箱航线、枢纽场站建设、运输结构调整等财政资金奖补政策,进一步研究制定多式联运发展支持政策,对集装箱自备箱和还箱点建设、集装箱新型载运工具应用、快速转移装备研发和购置、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开发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对有一定规模、具有示范意义的多式联运示范项目给予一定奖励,加大对外贸集装箱的政策引导。各县(市、区)、经开区、港务区要加大对多式联运发展的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出台财政引导政策。

  27.规范重点领域和环节收费。鼓励铁路运输企业与大型工矿企业、港口、航运、班列、货运代理企业等签订“量价互保”协议,提高多式联运成本竞争优势。规范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收费,明确线路使用、管理维护、运输服务等收费规则,

  28.提升通关服务支撑功能。深化大通关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广“提前申报”,优化“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推进“两段准入”,推动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和通关物流类单据电子化无纸化,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拓展口岸功能,建设粮食等指定监管场地,大力拓展经营事物的规模,支持利用中欧班列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快件、邮件运输业务,扩大口岸进出口货物品种。热情参加海关总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AEO互认、“关铁通”、海关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等项目推广,优化通关流程,压缩并巩固班列通关时间,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强与沿海沿边地区口岸通关衔接,持续推动通道沿线通关便利化。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强相关主体之间以及中欧班列各沿线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电子数据传输交换,逐步推动进出口通关与物流运输环节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支持发展拼箱业务,研究制定支持拆箱、拼箱、分拨、国际转运、施封发运等监管方案,促进跨关区货物、东南亚等境外货物等在徐州集散,积极采用预约通关、无纸化通关、汇总征税、自报自缴等通关便利措施,吸引散拼货物集聚徐州国际班列。以建设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为契机,加快制度创新,全方面提升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化水平。

  运输结构调整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由分管副市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分管副秘书长和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任副召集人,市发改委、工信局、公安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邮政管理局、交通控股集团、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徐州海关、徐州铁路货运中心等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承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交通运输局分管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地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县一策、一港一策、一企一策”要求,制定本地区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重点企业,健全责任体系,出台配套政策。各地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年底前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各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落实完成目标任务,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切实保障煤炭、天然气等重点物资运输安全,改善道路货物运输、邮政快递等从业环境,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在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合作框架下,建立跨区域多式联运协调联动机制,强化跨区域多式联运发展统筹协调。

  (二)完善政策支持。积极争取部、省关于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等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多式联运枢纽场站及集疏运体系建设的资金扶持。按规定落实中欧班列支持政策,优化市级层面关

  于国际班列、集装箱航线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研究制定推动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政策,支持多种运输方式协同、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建造与便利通行。鼓励社会资本牵头设立多式联运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管理。完善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大国家物流枢纽、综合货物运输枢纽、中转分拨基地、铁路专用线、干支线航道网、封闭式皮带廊道等项目用地支持力度,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提高用地复合程度,盘活闲置交通用地资源。对支撑多式联运发展、运输结构调整的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环评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环评审查、审批。

  (三)开展示范宣传。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的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宣传报道和政策解读等工作力度,加强正面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大徐州多式联运相关业务和产品的对外宣传和推介,吸引周边区域利用徐州多式联运体系开展业务,发挥徐州交通枢纽功能,并为多式联运业务开展提供更广阔的腹地支撑。

  (四)加强督导考评。市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建立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运作时的状态监测和报送机制,制定全市监测指标,强化动态跟踪和分析评估。建立动态督导考评机制,加强对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推进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定期通报全市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进展情况。各地政府要建立完整动态评估机制,加强对港口、物流园区、工矿等企业的督导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要加强对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的监测分析,按季度总结形成工作情况报告,填写《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监测分析表》,并于每季度结束后五个工作日内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附件:徐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重点任务分解表

  依托铁路干线,积极开行徐州至上海港、连云港港、宁波港、青岛港的海铁联运班列线路。

  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徐州段)综合整治工程,推进徐洪河通航工程及徐洪河刘集船闸、沙集船闸改建。

  强化淮海国际港务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口岸功能,配套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积极申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培育形成10个以上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龙头骨干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服务经营人。

  协助规范地方铁路、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收费,明确线路使用、管理维护、运输服务等收费规则,严格落实铁路专用线领域收费目录清单和公示制度。

  两段准入”,推动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和通关物流类单据电子化无纸化,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徐州海关市商务局(口岸办)淮海国际港务区各县(市、区)政府

  拓展口岸功能,建设粮食等指定监管场地,支持利用中欧班列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快件、邮件运输业务,扩大口岸进出口货物品种。

  打造交邮融合等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推广应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农村物流示范(达标县)全覆盖。

  优化市级层面关于国际班列、集装箱航线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研究制定推动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政策。

  对支撑多式联运发展、运输结构调整的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环评绿色通道。

  建立多式联运和运输结构调整运作时的状态监测和报送机制,强化动态跟踪和分析评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