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郑州地铁5号线人在洪水中遇难悲剧本是能够尽可能的防止的

  被洪水倒灌的郑州地铁5号线,近日终于抽干了水,又搜救出2名失踪者,整个5号线人失去了生命,惨痛至极!最引人关注的是上海白女士的千里寻夫,深情守望,引人泪崩,还有被贴上无名氏的沙涛,每个生命的逝去就是给家人身上扎了一把刀,深可见骨。

  救援的危急时刻已逝去,该好好反省这次事件中的教训了!洪水不进入隧道,本不至于惨重至此,人们只着力于地表的救援就好了,能节省极大的人力物力,可是为什么洪水会进入地铁隧道呢?这本应在设计建造之初就考虑到的,换句话说,这次地铁伤亡事故本是能够尽可能的防止的!

  我们先来看看7月21日凌晨3时50分,在事件发生后“郑州发布”官微发布的原因通报“强降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7月20日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号线列车在海滩寺街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车停运……共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

  关键词“挡水墙”,它怎么这么容易被冲垮呢?先了解一下五龙口停车场,作为郑州地铁5号线的地铁母港,在修建之初就有人质疑,为什么选址在一个郑州低洼的区域呢?按国家标准,车辆基地应具备良好自然排水条件,显然这一个地区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存在先天不足。

  最令人不解的是,五龙口停车场出口处比外面的市政道路低一大截,就算挡水墙起作用,其他方式进入的雨水也是防不住的。所有的积水都会往这个地势最低处汇积,隐患重重。

  按照有关标准,暴露在外部的地铁口应该延伸到地表,高度至少平齐周边道路,过渡部分还需做严密防护,然而为什么没那么做,不得其解!

  姑且不论为何终究是在五龙口修建了车辆基地,既然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那就应该在后天修补吧?可是这修补的结果就是一堵叫“挡水墙”的东西。说它是墙呢,至少应该和普通的围墙不一样吧,毕竟关乎着整个5号线地下的安危,但是,从市民介绍及图片上看出,这围墙跟普通的围墙一样,甚至还不如。

  只见下方是低矮的底座,上面是金属铁栏杆,能有效挡水的就只有底座部分了,这哪能挡住波涛汹涌的洪水呢?这样简易的围墙,没有一点牢固可言,更多的是挡人,而不是挡水。

  当洪水推倒了所谓的“挡水墙”后,水势大到一度淹没了洞口,这阵势令当时看到的人无不心惊胆战。这样的场面最应该被郑州地铁5号线的运营团队看到,他们当时却没监控到这一情况,看到洪水倒灌进来,还以为没什么事,始终没叫停正运营的线路。

  据说是因为一直等待上级答复而迟迟不下达停运命令,于是载满乘客的地铁仍一直朝着洪水迎面而上,当运营中心叫停时,列车已泡在水里,水深及腰了。当救援到达时,不少人因缺氧等原因无力回天,永远失去了生命。

  综上所述,这起悲剧至少有三次机会避免伤亡的,远的是设计之初避免选址低洼易积水区,稍晚挡水墙的设计建造重视起来。近的发现挡水墙倒了,地铁灌水,马上就应下达停运撤离指令,而不是请示来请示去的,耽误逃生时间。

  最近的机会最不应该,也证明地铁运营管理层应急预案制定不到位,办事流程呆板,效率低下,缺乏对危险程度的认识。挡水墙如此重要,地理位置又处于低洼地段,本应重点考虑洪水倒灌时的应急措施,甚至模拟演练都是可以的。

  还有地铁运营的监控是谁负责的呢?挡水墙倒了没有监控到吗?洪水汹涌进入地铁隧道没有人发现吗?预警系统干嘛去了呢?谁在犹豫不决的贻误时机,当断不断呢?这样一些问题发人深省。

  热心救援的人我们称赞有加,不幸遇难的同胞我们悲从心生,运营管理方决策失误贻误逃生时机我们更要追究。生命可贵,凋零就不再有,都是有爱人、有孩子、有父母的人,谁不悲痛欲绝呢?遇难者家属希望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给她们一个公道,更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引起有关部门的警觉,吸取这次的教训,亡羊补牢,别让不幸再次发生。

  这几天对不幸遇难者的哀悼,不只是受难者家属,还有很多不认识的人,他们自发地在沙口路地铁站摆放花朵以示悼念。在搜救人员几轮拉网式搜索后,确认遇难人员14人,名单也已公布,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健康。

  或许如此强的降雨让所有人都难以预料,但据河南气象局的预报显示,水灾前已连续几天发出了红色暴雨警报,所以也有的人觉得这是一起自然灾害事故。可是别忘记,灾害是可以自然形成,应对是事在人为,如果有人重视起来,即使倒灌发生了也是有机会逃生的。

  存在同样的问题还有郑州的京广北路隧道,同样是低洼下沉地段,10年前就有人在论文里预示过,遇到极端天气会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在这次灾害面前,得到了验证,并造成6人死亡的惨剧。

  对极端天气的不重视,对应急处置准备不足,遇难者家属们不仅是需要有关部门给个说法,还要以此为戒警示天下:悲剧到我们这为止,别再发生了!

上一篇:
下一篇: